
誰釀造了赤峰水污染事件
2013-02-25 16:19:01
7月23日,一場暴雨侵襲了內蒙古赤峰市,大量雨污水淹沒了新城區九龍供水公司九號水源井。7月24日、25日赤峰市新城區陸續有居民飲用自來水后患病,患者出現發熱、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

水污染事態由于沒有得到有效控制而終結,反而呈逐步擴大蔓延趨勢。27日,內蒙古赤峰市新城區水受污染事件已致1154人就診、110人口服藥物治療、15人住院觀察。截止記者發稿,赤峰水污染事件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污染原因也基本查明,為暴雨污水淹沒水源井所致,但當地居民的用水恐慌依然存在。
市民憤然質疑自來水公司瞞報當地出現小范圍用水恐慌
據赤峰市新城區九龍供水公司介紹,7月24日晨,該公司工作人員在例行巡查時,發現新城區車伯爾民俗園內的九號供水井附近地面有存水,已流入井內。水廠向有關部門通報了情況,同時關閉了九號供水井,并對被污染的水進行取樣化驗、消毒,將已進入供水管網的水通過5個末端排水口向外排放,盡可能地減少被污染水對居民生活和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該公司于7月26日向居民發出公告:7月23日,新城區突降暴雨,公司九號水源井被淹,造成水污染,九龍供水公司提醒居民注意如下三點:一是應將自來水燒開飲用;二是請居民于7月27日4時至8時打開自來水龍頭排放管道內的自來水;三是在清洗蔬菜水果時,要用燒開后的自來水,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7月26日,市建委接到新城區水污染報告后,立即向市政府做了匯報,啟動了供水系統事故應急預案,并向衛生主管部門通報了情況。
水源被污染三天后,該公司才向社會以及相關監管部門公布污染信息,很多市民質疑導致水污染的自來水公司存在緩報、遲報、瞞報。記者從當地有關部門和市民群眾中了解到,由此當地出現了小范圍的用水恐慌。
近年來,因環境污染而引發的自來水被污染的事件已多次引人擔憂。繼2007年太湖藍藻事件之后2009年2月,江蘇鹽城化工廠污染自來水數十萬人飲水受影響,這兩起事件都是在居民發現飲水有異常之后引起重視,而這次則衍生到成百上千居民住院才通告,當地居民對此表示質疑和憤慨。
家住玉龍小區的居民小孫說,飲用水關乎群眾健康和安危,自來水公司24日發現水污染26日晚上才通知,這是拿老百姓的身體不當回事。新城區市民張女士說,污化了的水怎么能讓人喝呢,年輕人還好能經的住折騰,孩子老人和孕婦怎么辦,造成生命危險怎么辦!
市民普遍認為,這是一次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不怕有污染,但要提前告知民眾,讓老百姓有個心理準備,提前做好防御。23日晚飲用水成混濁狀,聞起來有一股腥臭的味道。24日、25日變得清澈一些了,但有可能是經過簡單過濾后的水,可還是污染水,許多居民全當沒有問題的水飲用。現在,誰還敢飲用自來水?
水污染事件發生后,赤峰市新城區許多用戶紛紛熱購礦泉水,一些商戶開始熱賣礦泉水,桶裝礦泉水也出現熱銷現象,很多居民不敢使用家里的自來水,造成了極大的民生不便。由于政府部門還沒有公布水污染的具體原因以及對策,很多網民甚至開始互相傳播水里含有金屬物質汞。
監管存在嚴重漏洞政府公司難辭其咎
市民普遍認為,通過這次飲用水事件可以看得出,供水公司以及質監部門平時疏于對水源進行檢測和監控。這井污染水,應與相關部門的監測工作的不到位有關。
據了解,2006年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將1985年的檢測標準項由30多項提高到100多項。據衛生部門有關專家介紹,自來水廠生產過程中的檢測程序至關重要,檢驗生活飲用水的水質,應在水源、出廠水和居民經常用水點采樣。每一采樣點,每月采樣檢驗應不少于兩次。而出廠水至少每天必須測定一次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渾濁度、濁度、色度、臭味和肉眼可見物,并適當增加游離余氯的測定頻率。
水污染直接導致的是醫院此類腹瀉病爆發人滿為患,市民認為衛生部門早就先知先覺,但是結果卻反應遲鈍。赤峰市新城區居民杜先生從24號開始就腹瀉,當晚社區里輸液的人成群,但直到26日才通告是水污染。
正在忙于處理污水事件的赤峰市建委副主任俞秀峰認為,此事政府難脫干系,在監管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政府應該對百姓的生活安全負責。俞秀峰介紹說,九龍供水公司一家民營水廠,26日接到該公司水污染的上報后,赤峰市政府召開緊急會議,安排部署新城區水污染事件處置工作,要求相關部門緊急采取應對措施,控制事態進一步發展。同時,市紀檢委還成立技術設計組和管理責任組,對該事件進行調查。
為何當水污染發生三天后才向有關部門上報,記者就此問題撥打該公司負責此事一位副經理的手機,可是手機一直處于關機狀態。該公司一位辦公室工作人員對水污染遲報無法做出解釋,并告知記者換個時間采訪。
多數市民認為該肇事企業對水污染后果估計不足,且沒有事后的補救與及時報告,企業過失嚴重,應該受到法律制裁。一位網友分析認為,自來水公司之所以遲遲上報,是想通過漂白粉之類的東西把污染消除掉,結果因腹瀉去輸液的人越來越多。一旦上報就要停水,涉及到自來水公司的利益問題。有的網友認為,諸如自來水公司這樣的企業,本身就不該民營化。
同時,有市民對這家自來水公司的資質產生質疑。同在一個城市,同時下同樣的水量,紅山區、松山區的水源沒有被污染,卻把這家自來水公司的的水源給污染了,況且新城區的排水設施非常齊備,是不是這家公司的設施存在問題?網民認為,出現了這么大的明顯瀆職或者重大安全事故或者危害公共安全,司法機關居然沒有采取強制措施。
一些網民表示,一旦發生水污染就應該立即向市民通告并采取措施。而這家自來水公司卻拖延到一井“毒水”到了每戶家中,居民進了醫院自來水公司“逐級”上報才被確認,這中間到底有哪些程序、哪些行政主體有職責避免這種恐慌的一再發生?
內蒙古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獻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已于2007年11月1日實施,政府部門應該盡快啟動的衛生應急預案應對危機。當然,主要是來自自來水企業的管理失職。水廠作為企業,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提供安全的飲用水產品是其基本義務。
政府啟動緊急預案水污染事態得以控制
7月26日,赤峰市政府在接到水污染的報告后,召開緊急會議,安排部署新城區水污染事件處置工作,要求相關部門緊急采取應對措施,控制事態進一步發展。
疾控部門加派力量,組建5個流調組,對新城區所有社區發病情況進行調查,加大采樣數量,進行實驗室監測。九龍供水企業已排空水池和主管網內的污水,對清水池和主管網進行清洗和消毒。
市建委緊急召開新城區物業公司負責人會議,于26日晚8時前將九龍供水公司的通知下發到新城區所有居民家中,共發放通知21000余份。提醒居民不用直接飲用生水,應將自來水燒開后引用。在清洗蔬菜水果時應使用涼開水,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市衛生局已安排市區大型醫療機構和松山區衛生局,組織轄區醫療衛生機構對所有腹瀉、發熱癥狀病例做好醫療救治工作。
俞秀峰說,目前,赤峰市建設部門、供水機構在專業機構的監督指導下,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污染繼續擴大和蔓延,并對新城區所有生活飲用水主管網進行沖洗、消毒,同時組織技術力量查清污染源,并采取有效對策,避免二次污染,控制新增病例,已動用消防車輛定點定時給居民送水;繼續抓好流行病學調查。
赤峰市政府新聞發言人表示,事件發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指示有關部門盡快查出原因,查找污染源,隨時公布相關信息,認真汲取教訓,防止類似事件發生。市建委作為行業行政主管部門,對此次事件向新城區居民表示誠摯的道歉。市建委將繼續做好水污染處置工作,力爭在最快時間內,恢復正常供水,保證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

水污染事態由于沒有得到有效控制而終結,反而呈逐步擴大蔓延趨勢。27日,內蒙古赤峰市新城區水受污染事件已致1154人就診、110人口服藥物治療、15人住院觀察。截止記者發稿,赤峰水污染事件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污染原因也基本查明,為暴雨污水淹沒水源井所致,但當地居民的用水恐慌依然存在。
市民憤然質疑自來水公司瞞報當地出現小范圍用水恐慌
據赤峰市新城區九龍供水公司介紹,7月24日晨,該公司工作人員在例行巡查時,發現新城區車伯爾民俗園內的九號供水井附近地面有存水,已流入井內。水廠向有關部門通報了情況,同時關閉了九號供水井,并對被污染的水進行取樣化驗、消毒,將已進入供水管網的水通過5個末端排水口向外排放,盡可能地減少被污染水對居民生活和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該公司于7月26日向居民發出公告:7月23日,新城區突降暴雨,公司九號水源井被淹,造成水污染,九龍供水公司提醒居民注意如下三點:一是應將自來水燒開飲用;二是請居民于7月27日4時至8時打開自來水龍頭排放管道內的自來水;三是在清洗蔬菜水果時,要用燒開后的自來水,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7月26日,市建委接到新城區水污染報告后,立即向市政府做了匯報,啟動了供水系統事故應急預案,并向衛生主管部門通報了情況。
水源被污染三天后,該公司才向社會以及相關監管部門公布污染信息,很多市民質疑導致水污染的自來水公司存在緩報、遲報、瞞報。記者從當地有關部門和市民群眾中了解到,由此當地出現了小范圍的用水恐慌。
近年來,因環境污染而引發的自來水被污染的事件已多次引人擔憂。繼2007年太湖藍藻事件之后2009年2月,江蘇鹽城化工廠污染自來水數十萬人飲水受影響,這兩起事件都是在居民發現飲水有異常之后引起重視,而這次則衍生到成百上千居民住院才通告,當地居民對此表示質疑和憤慨。
家住玉龍小區的居民小孫說,飲用水關乎群眾健康和安危,自來水公司24日發現水污染26日晚上才通知,這是拿老百姓的身體不當回事。新城區市民張女士說,污化了的水怎么能讓人喝呢,年輕人還好能經的住折騰,孩子老人和孕婦怎么辦,造成生命危險怎么辦!
市民普遍認為,這是一次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不怕有污染,但要提前告知民眾,讓老百姓有個心理準備,提前做好防御。23日晚飲用水成混濁狀,聞起來有一股腥臭的味道。24日、25日變得清澈一些了,但有可能是經過簡單過濾后的水,可還是污染水,許多居民全當沒有問題的水飲用。現在,誰還敢飲用自來水?
水污染事件發生后,赤峰市新城區許多用戶紛紛熱購礦泉水,一些商戶開始熱賣礦泉水,桶裝礦泉水也出現熱銷現象,很多居民不敢使用家里的自來水,造成了極大的民生不便。由于政府部門還沒有公布水污染的具體原因以及對策,很多網民甚至開始互相傳播水里含有金屬物質汞。
監管存在嚴重漏洞政府公司難辭其咎
市民普遍認為,通過這次飲用水事件可以看得出,供水公司以及質監部門平時疏于對水源進行檢測和監控。這井污染水,應與相關部門的監測工作的不到位有關。
據了解,2006年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將1985年的檢測標準項由30多項提高到100多項。據衛生部門有關專家介紹,自來水廠生產過程中的檢測程序至關重要,檢驗生活飲用水的水質,應在水源、出廠水和居民經常用水點采樣。每一采樣點,每月采樣檢驗應不少于兩次。而出廠水至少每天必須測定一次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渾濁度、濁度、色度、臭味和肉眼可見物,并適當增加游離余氯的測定頻率。
水污染直接導致的是醫院此類腹瀉病爆發人滿為患,市民認為衛生部門早就先知先覺,但是結果卻反應遲鈍。赤峰市新城區居民杜先生從24號開始就腹瀉,當晚社區里輸液的人成群,但直到26日才通告是水污染。
正在忙于處理污水事件的赤峰市建委副主任俞秀峰認為,此事政府難脫干系,在監管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政府應該對百姓的生活安全負責。俞秀峰介紹說,九龍供水公司一家民營水廠,26日接到該公司水污染的上報后,赤峰市政府召開緊急會議,安排部署新城區水污染事件處置工作,要求相關部門緊急采取應對措施,控制事態進一步發展。同時,市紀檢委還成立技術設計組和管理責任組,對該事件進行調查。
為何當水污染發生三天后才向有關部門上報,記者就此問題撥打該公司負責此事一位副經理的手機,可是手機一直處于關機狀態。該公司一位辦公室工作人員對水污染遲報無法做出解釋,并告知記者換個時間采訪。
多數市民認為該肇事企業對水污染后果估計不足,且沒有事后的補救與及時報告,企業過失嚴重,應該受到法律制裁。一位網友分析認為,自來水公司之所以遲遲上報,是想通過漂白粉之類的東西把污染消除掉,結果因腹瀉去輸液的人越來越多。一旦上報就要停水,涉及到自來水公司的利益問題。有的網友認為,諸如自來水公司這樣的企業,本身就不該民營化。
同時,有市民對這家自來水公司的資質產生質疑。同在一個城市,同時下同樣的水量,紅山區、松山區的水源沒有被污染,卻把這家自來水公司的的水源給污染了,況且新城區的排水設施非常齊備,是不是這家公司的設施存在問題?網民認為,出現了這么大的明顯瀆職或者重大安全事故或者危害公共安全,司法機關居然沒有采取強制措施。
一些網民表示,一旦發生水污染就應該立即向市民通告并采取措施。而這家自來水公司卻拖延到一井“毒水”到了每戶家中,居民進了醫院自來水公司“逐級”上報才被確認,這中間到底有哪些程序、哪些行政主體有職責避免這種恐慌的一再發生?
內蒙古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獻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已于2007年11月1日實施,政府部門應該盡快啟動的衛生應急預案應對危機。當然,主要是來自自來水企業的管理失職。水廠作為企業,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提供安全的飲用水產品是其基本義務。
政府啟動緊急預案水污染事態得以控制
7月26日,赤峰市政府在接到水污染的報告后,召開緊急會議,安排部署新城區水污染事件處置工作,要求相關部門緊急采取應對措施,控制事態進一步發展。
疾控部門加派力量,組建5個流調組,對新城區所有社區發病情況進行調查,加大采樣數量,進行實驗室監測。九龍供水企業已排空水池和主管網內的污水,對清水池和主管網進行清洗和消毒。
市建委緊急召開新城區物業公司負責人會議,于26日晚8時前將九龍供水公司的通知下發到新城區所有居民家中,共發放通知21000余份。提醒居民不用直接飲用生水,應將自來水燒開后引用。在清洗蔬菜水果時應使用涼開水,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市衛生局已安排市區大型醫療機構和松山區衛生局,組織轄區醫療衛生機構對所有腹瀉、發熱癥狀病例做好醫療救治工作。
俞秀峰說,目前,赤峰市建設部門、供水機構在專業機構的監督指導下,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污染繼續擴大和蔓延,并對新城區所有生活飲用水主管網進行沖洗、消毒,同時組織技術力量查清污染源,并采取有效對策,避免二次污染,控制新增病例,已動用消防車輛定點定時給居民送水;繼續抓好流行病學調查。
赤峰市政府新聞發言人表示,事件發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指示有關部門盡快查出原因,查找污染源,隨時公布相關信息,認真汲取教訓,防止類似事件發生。市建委作為行業行政主管部門,對此次事件向新城區居民表示誠摯的道歉。市建委將繼續做好水污染處置工作,力爭在最快時間內,恢復正常供水,保證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