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州制藥廠水污染,8年未根治!
2014-03-05 14:59:20

浙江在線2011年06月13日訊外沙巖頭化工園區(下稱“園區”)位于臺州市椒江南岸,這里最多時曾聚集近百家醫藥化工企業,后因污染嚴重整治關停后剩下現在的28家企業。
4月8日,臺州椒江外沙巖頭化工區首次啟動廢氣紅色預警,臺州市環保局對園區28家醫化企業實行158項整治措施。為進一步解決醫化企業的污染難題,當地環保局制定了“項目轉移升級”政策,要求園區內企業加快轉移重污染車間,并升級為高端制劑等低污染項目。
2003年,當地的“七彩河”污染事件曾驚動了國家六部委聯合調查。然而,《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近日在實地查訪中發現,被責令整改八年之后,臺州暗管偷排廢水現象仍然存在,而廢氣處理則因技術難題進展緩慢。
暗管偷排監管乏力
園區是浙江著名的原料藥基地之一,早在2003年,從此處排放的化工廢水在江邊形成色斑將江水染成“七彩河”,造成椒江江岸及東海海岸重度污染,而國務院點名批評令其整改。當年,當地環保局對園區企業實施大規模“并管入網”工程,將絕大部分企業的排污水管接到臺州市水處理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水處理公司”)集中處理。
6月8日,記者走上椒江江岸,江水呈混黃色。記者從甌華醫化物流有限公司(下稱“甌華醫化”)北面一條溝渠獲取的水樣呈現淺灰色,散發出令人作嘔的惡臭,靜置后可以看到鉛黑色沉積物。
溝渠的南面正對著一座水閘,在關閉的水閘上可以看到整個池塘的水呈鉛灰白色,至少有三個管道正向池塘注入不明成分的水流,在塘內激起污濁的黃白色泡沫。管理水閘的幸福村村民陳老伯告訴記者,這些管道排出的液體時黑時黃,而碰到連日大雨時,池塘就會開閘放水,屆時污染物會直接流入椒江。
“這里的廢水很臭,我們也不知道從哪里來的,這些地下暗管多年前已存在,如今只見排污卻無法查找到污染源頭。”緊靠水閘的甌華醫化的馬女士否認公司向池塘排放污水,她稱公司業務是醫化物流,不進行生產,故不會排放廢水、廢氣。
在這里生活了近60年的陳老伯告訴記者,盡管多數企業已經將污水并管入網,但不少小企業仍有許多暗道排污。“排放污水是不定時的,生產時就有排放,上頭來檢查時就不生產。”記者看到,陳老伯耕種的農田田埂邊就有一個突出的管道口,田埂兩側都附著厚厚一層的黑色物質。
沿外沙路轉到濱海路上的巖頭工業區,可以看到一條綿延近3公里的黑河。河面上飄蕩著深綠色藻類和其他垃圾。與這條河緊挨著的是巖頭工業區的數家醫化企業。在河邊可以清晰地看到多家企業渾黃或烏黑的排污口。
事實上,暗管偷排可以算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可能是部分企業在管理上還存在問題。”臺州泉豐醫藥化工有限公司的鄭經理如是認為。
按照環保局規劃,企業對廢水進行預處理,之后全部轉由水處理公司凈化。水處理公司總經理方湖曉認為,目前水體黑臭的原因復雜,除了企業的偷排外,還存在一些客觀原因。方湖曉告訴記者,園區由灘涂圍墾而成,地基則由石頭堆積而成,企業沖洗車間的排水都很容易滲透到地下河網中,并進而造成河流污染。
廢氣處理存技術難題
“這幾天空氣質量不錯,但主要是前兩天下雨的緣故,不知道什么時候又會聞到臭味,難聞得不行。”家住楓南新村的秦阿姨在此地住了近20年,曾飽受園區臭氣的折磨。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臺州主城區惡臭率達到12.5%,離環保局制定的“主城區化工惡臭發生率控制在4%以內”目標還有相當距離。4月8日,在惡臭籠罩中的市民向環保局投訴,后者對園區首次采取廢氣紅色預警。
沿椒江江岸行走,可以發現園區內不少企業廢氣收集管道并不健全,每走幾十步路幾乎就能聞到一種不同的化工臭味,而不少企業廠房破敗、設備陳舊,廢氣泄漏在所難免。記者在浙江九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廠區看到,不少車間門窗敞開,一些設備銹蝕的現象也比較嚴重。
當地環保人員在檢查中多采用聞嗅、風向等經驗來判斷惡臭來源。園區一家大型企業高管對此表示不滿,“一旦有了臭氣,就說是我們這些大企業排放的,理由是我們排量大。”
近兩三年,園區多家規模企業都逐步將廢氣水噴淋處理裝置升級為催化焚燒系統,如海翔藥業(22.48,0.03,0.13%)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翔藥業”)、海正藥業(35.50,-0.66,-1.83%)股份有限公司、泉豐醫藥化工有限公司等。海翔藥業EHS管理部經理葉杰介紹,公司在2008年5月上馬了最新的廢氣催化焚燒系統,“我們是園區內最早引入這個設備的。”
葉杰稱,相比傳統的水噴淋加活性炭吸附,催化焚燒系統對廢氣的吸收能力更強,一般能達到95%,但運行成本也增加了不少,每年需要幾百萬。不過他同時表示,醫化企業廢氣成分十分復雜,組分不穩定,從技術上來說要完全吸收還不可能。
“目前除臭工藝都不是很成熟,從成本較低的生物菌種吸收到成本較高的植物香水覆蓋,都沒法把成分復雜的廢氣全部吸收干凈。”方湖曉說。
記者了解到,治污成本從小企業的幾十萬到大企業的幾千萬不等,差距懸殊。而按絕對量計算,企業具體的排放量及其對環境的危害程度則并無明確的衡量體系。目前環保局僅以惡臭率為主要的衡量標準。
“惡臭的發生與自然條件也有關系,最近進入雨季,氣壓偏低,導致排出的氣體積壓在低空,難以擴散,也不盡然是排放的結果。”海翔藥業辦公室主任陳正華表示。
為了加強監管,當地環保局經常采取夜間突擊等“飛行監測”手段,調查企業是否存在私自排污、環保設施停用等情況,但成效有限。有市民稱,檢查經常會走漏風聲,企業則普遍采用停工手段應付。
據悉,為達到徹底消滅惡臭的目標,環保局已停止對園區新項目的批準,并對企業實行限期改造升級計劃。“按照規劃,2012年外沙區塊完成合成、發酵項目的全部退出,2020年巖頭區塊的合成、發酵項目全部退出。”臺州市環保局宣教中心潘主任說。
曾立志成為“華東第一原料藥基地”的臺州椒江兩岸的醫藥化工園區,幾十年來因廢水、廢氣污染而一直飽受市民詬病。自2003年當地的“七彩河”污染事件爆發之后至今,臺州政府部門以及企業都在試圖努力攻破“治污”這道難題。不過,目前園區內仍然河水黑臭、暗管偷排、廢氣彌散,究竟問題出在哪里?
高額環保VS低額罰金
2004年底,臺州市政府完成園區內企業“并管入網”的廢水集中處理措施,同時堵塞了大部分企業直排入海的污水管。但是,高額的環保運營費用和較低的違法成本,使得暗管偷排屢禁不止。
臺州市水處理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方湖曉介紹,公司目前日均處理10萬噸工業與生活污水,若按照工業污水占比50%計算,那么外沙巖頭化工園區28家醫化企業日排放污水約5萬噸,平均每家企業日均排放量約為1800噸。按照1.75元/噸的工業企業污水處理價格計算,企業平均交付第三方污水處理成本就有110萬元/年,這還不包括企業自身對水做預處理的費用。
如果再加上廢氣處理費用,企業治污費用高者達千萬,低者也不會少于百萬。接近海正藥業(35.80,-0.36,-1.00%)的人士稱,該公司環保費用年均投入為4000萬~5000萬元,占到總成本的6%。“我們公司每年環保投入也有3000萬~4000萬元。”浙江海翔藥業(22.50,0.05,0.22%)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翔藥業”)總裁助理陳正華告訴記者。
而臺州市2010年環境公報的數據顯示,2010年全市共處罰污染企業718家,罰款金額2916萬元,平均每家罰金僅4萬元。粗略計算,違法處罰成本最高也不到環保運營成本的5%。這就不難解釋為何當地環保局每次突擊檢查往往都能逮住一些“頂風作案”的企業。
今年以來,居高不下的臺州主城區惡臭率使得環保局首次發布廢氣紅色預警,并宣布對園區28家企業實施158項整治項目。5月23日臺州市環保局局長章維建表示,在出臺椒江外沙巖頭、黃巖江口、臨海川南、仙居等醫化工區的關停退出或轉產轉型方案之前,將一律暫停其醫化項目審批。
轉移能根治污染?
“外沙化工園區的目標是企業建成管理、研發、營銷、培訓四個中心和一個制劑基地。”當地一家大型企業管理人員告訴記者。
臺州市市委書記陳鐵雄曾表示,要形成倒逼機制加快園區企業轉型升級,這一機制的基本思路就是將重污染生產部門向其他地方轉移。臺州市委2011年38號文件稱,政府將引導醫化企業產品結構從中間體與原料藥為主向原料藥與成品藥并重轉變。
記者注意到,早在2003年的整治中,類似“項目停批、基地升級、污染轉移”的思路也被使用過。
伴隨著新中心與基地的建立,當地醫化企業的重污染生產車間都將向外轉移。據悉,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柔紅霉素原料藥生產車間在6月30日前完成向巖頭工業區轉移。海翔藥業也正在將原料藥車間向臺州市杜橋工業園區轉移。
“總部的產量從去年開始已下降,現年產值約2個億,而最高峰時有七八個億?偛窟@邊轉做制劑了。”海翔藥業EHS管理部經理葉杰說。
一些企業也在嘗試產業升級,年銷售額約2億元的浙江新東海藥業有限公司近年來已逐步放棄生產利潤薄、污染大的醫藥中間體,集中資源做原料藥。公司行政部經理鄭先生告訴記者,根據園區規劃,接下來要發展與原料藥配套的抗抑郁類制劑藥物,并逐步將原料藥車間向其他地方轉移。
“這里原料藥的企業比較多,惡臭污染比較嚴重。據了解,這里會留下大企業,其他小企業都要搬遷,不搬遷的產品結構要做調整。別的工業區要求肯定比這里低一些,發展難免還是要犧牲一些環境,中國現狀就是這樣。”園區一家中型醫化企業管理人員向記者坦承。
陳正華則表示,椒江北岸的川南化工區好比十年前的外沙化工區,由于遠離城區,環保成本相對較低,對污染的把控自然也不如外沙化工區。
“并不是都往川南化工園區搬遷,那邊也是有門檻的,必須符合入園條件的才能搬過去。”臺州市環保局潘主任告訴記者,“外沙化工區離主城區近,所以要求是不一樣的。”而截至目前,環保局尚未出臺“門檻”文件。
來源:三污防治網
- 上一篇:你知道嗎?長期飲用純凈水是一種危害!
- 下一篇:中國七大河流嚴重污染 飲用水危機加劇
相關閱讀
- 中國5成城市地下水污染嚴重 3億農民飲水不安全2013.02.20
- 地下水污染調查:山東部分企業將污水直排地下2013.02.20
- 上海突發水污染事件 居民撤離區域停水2013.02.21
- 山西現苯胺泄漏 邯鄲因山西水污染大面積停水2013.02.21
- 盤點全國各地水污染事件201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