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嚴而執法松 飲水污染事件折射執行標準漏洞
2014-06-28 11:52:15

近期,飲用水污染事件時有發生,蘭州水污染事件更讓飲用水污染成為焦點,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終身教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解躍峰對媒體表示,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中國,水污染事件都會發生,而且可以說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國外水污染事件相對來說頻率要比我國低一些。
水污染事件在我國頻發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國對水源地保護的重視程度不足。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我國的飲用水標準非常嚴格,而從實際操作效果來看,如果走一種逐步加強、將懲罰對象范圍從50%縮小到5%~10%,即“立法松而執法嚴”的新道路,法律效應亦或更加適用且有力。
遏制風險至關重要
據了解,美國的水處理工藝與中國是相似的,甚至更老更久,但是美國對污水排放的要求非常高,其水源地保護措施也比較完善,因此美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得非常好。我國很多地方污水肆意排放、偷排,引起地下水污染、水源污染,包括目前常見的河流安全隱患,這實際上很多都是對水源地保護的重視程度不足,具體則表現為:化工廠離水源地太近、水質監控不完善、政府監管力度不夠等因素。
而談到杜絕水源污染事件的辦法,解躍峰表示,應急措施以及備用水源顯得尤其重要,正所謂“未雨綢繆”。就此,美國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其相關部門會在平時做好水源地潛在風險調查,針對當地飲用水安全隱患準備應急方案;同時,通過行政或其他渠道的監管對排放重金屬、化學物質或污染物的企業采取關停并轉的處理辦法。
并且,美國對水源地的保護做得非常好,使得水處理的壓力較低。而我國的江河湖泊的污染非常嚴重,對于水廠來說要把“污水處理工藝”作為“飲用水處理工藝”來做。從美國、歐洲等其他國家來看,污水比飲用水的處理成本要高,而我國則花在飲用水方面的成本更高一些,也就是說,如果一開始對污水處理的重視程度不夠,最后還是會把大量資金花費在飲用水處理方面的。
期待執法嚴
從某種程度上講,針對飲用水質量,公眾監督非常重要,水廠的自我監測也非常重要,但最主要的方面還是需要政府正確而有效的約束和監管。
目前,我國的飲用水標準非常嚴格,特別是新國標中對飲用水共有106項嚴格標準,但不幸的是,多次飲用水污染事件正是暴露了該標準過于嚴格。
慣性思維下,一旦出現問題就覺得法律制度不夠嚴格、不夠規范,但事實完全相反。我國許多水質標準已經超前很多國家,包括美國和歐盟。該標準中有一項關于消毒副產物的規定就顯得過于嚴格,用此衡量美國的水廠發現竟有50%不達標,而美國飲用水指標在世界范圍內相對來說是比較好的。
據106項飲用水新國標頒發之后的相關報道,我國大概有50%水廠不達標。解躍峰表示:“法律法規是逐步行使的一個過程,法律懲罰或處理的對象只能是比例很小的一部分。如果對于某項標準來說,50%不達標、50%應該受到處罰,那也就失去其法律效應。”而實際上,目前我國制定的水質標準確實執行難度大且力度弱,也就是說,如果法律法規或標準過高,就失去了可執行性。
解躍峰認為,在我國如何有效執行106項標準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綜合起來可以概括為:政府的監管、科研的力度和懲罰的嚴度。
對于政府監管來說,應堅持“立法松而執法嚴”的基本觀念。制定的法規、制度應該是企業能夠接受并可真正執行的,過高的標準真正懲罰的可能是守法企業,因為他們的利潤已經非常低了;而對一些違法企業,由于他們通過非法手段獲取高額利潤,罰款對于他們來說可能是一件不痛不癢的事情。
從懲罰措施上看,當發現50%水廠不達標時,我們采用什么措施對待這些不達標水廠,怎樣使其成為達標水廠,這才是最終目的。若將懲罰對象縮小到5%~10%,隨之逐步加大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可能更適合我國目前的國情。可以對5%的不達標水廠進行很嚴厲地懲罰,可以在報紙和電視上對其進行曝光,把他們作為警示案例,讓公眾監督、供水廠學習,幫助這些水廠改進做法。另外,加大科研力度也很重要,通過科研院所、高校提供一些難處理的水質處理方案,幫助水廠進行水質處理。
最后,解躍峰認為數據公開也是處理飲用水污染事件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水污染事件發生之后,由于數據公開發生延滯,公眾無法及時了解情況,極易導致恐慌加劇。如果水廠平時將水質數據公開透明,就可以及時讓公眾了解水質情況,及時處理和應對水質突發問題。這也將是對公眾負責的一種表現,是增加公信度的一種途徑。
來源:三污防治網</a>
相關閱讀
- 派斯凈水器-為您帶來潔凈、衛生、清新自然的水2012.06.24
- 派斯納米晶無鹽軟水機2012.06.24
- 喜看飲用水凈化技術的綠色革命2012.06.24
- 《直飲水時代》派斯凈水器專訪2012.06.24
- 中國5成城市地下水污染嚴重 3億農民飲水不安全201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