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遺忘的污染:地下水鹽污染!
2014-02-18 10:37:37

在我國廣大農村,仍然延用多年的抽取地下水大水漫灌式的澆田做法。
“地下水鹽污染問題,已經進入到急性自殺階段!”中華環保聯合會能源環境專業委員會專家組組長、北京聯合大學教授王雅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王雅珍告訴記者,她從20年前就開始關注地下水的鹽污染問題,但這一問題目前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1991至1993年我曾帶三屆畢業生以‘鈉離子交換再生廢液對地下水的污染’為題做了3年研究,以北京市通匯河沿岸為調查重點,得出了科學的污染定性及定量的測定。”她說。
調查顯示,在北京市每制取1噸鈉離子交換軟化水,就要排到地下1.75公斤至2.5公斤左右的食鹽。在山西、內蒙、山東等地基本都是每制取一噸鈉離子交換軟化水,就有2公斤左右的食鹽被排放到地下,造成地下水永久性鹽污染。到1989年,北京市內飲用水機井水質含鹽量都大于500mg/L,已經沒有一眼合格的飲用水機井了。
“北京作為首都,地下水的含鹽量之高令人震驚,至于其他地方,特別是人口密集、工業發達和地表水不是十分豐富的地區,地下水的鹽污染也就可想而知了。”王雅珍說。
調查發現,2007年,大港油田飲用水機井已打到800多米深,廊坊飲用水機井已打到1000多米深,首鋼飲用水機井也已打到1800多米深。“這表明我國地下水污染已從慢性自殺跨入急性自殺!”王雅珍說。
而問題的關鍵在于用水國標出了問題。她告訴記者,從1985年GB1576-85《低壓鍋爐水質標準》公布以后,我國的地下水就開始了加速鹽污染的進程。
這主要是鈉離子交換器的大量使用。研究發現,目前我國在供暖系統使用的鈉離子交換器其鹽耗一般在150~500克/摩爾,也就是說每置換出水中20克鈣離子或12克鎂離子,就需要使用150~500克食鹽。
王雅珍說,2000年歐洲已全面禁止使用鈉離子交換器;到2001年,美國大部分州也已經從限制使用過渡到禁止使用鈉離子交換器。經過中國科學家們的20多年努力,《工業鍋爐水質》標準終于在2009年3月1日由強制性標準修訂為推薦標準。
不過,王雅珍認為,該標準目前仍存在誤區,按這個標準設計的供熱采暖水系統在導致高能耗、高水耗、高設備維修量的同時,仍然會導致地下水日益嚴重的鹽污染。醫學界已有定論,過量攝入鹽份(鈉離子),會導致高血壓、心臟病,并增加患癌癥等病的機率。
記者了解到,王雅珍的上述觀點在官方的文件中上也得到了證實。據去年8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介紹,根據對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區等地區地下水有機污染調查,主要污染指標是總硬度、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鐵和錳等。
據國土資源部今年4月公布的數據,在我國北方地區65%的生活用水來自地下水;同時,50%的工業用水和33%的農田澆灌也源自地下水。全國657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
而國家環境保護部的調查也顯示,經過對北京、遼寧、吉林、上海、江蘇、海南、寧夏和廣東等8個省(區、市)641眼井的水質分析,水質Ⅰ類-Ⅱ類的占總數2.3%,水質Ⅲ類的占23.9%,水質Ⅳ類-Ⅴ類的占73.8%。部分城市飲用水水源水質超標因子除常規化學指標外,甚至出現了致癌、致畸、致突變污染指標。
“據近十幾年地下水水質變化情況的不完全統計分析,初步判斷我國地下水污染的趨勢為:由點狀、條帶狀向面上擴散,由淺層向深層滲透,由城市向周邊蔓延。”《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稱。
除了鹽污染外,其它的污染物也大量增加。據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土壤污染與控制研究室李發生研究員介紹,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大中城市出現了大規模工業企業搬遷的現象。這些工業企業搬遷、停產、倒閉所遺棄的污染場地大多位于城市的中心,由于原企業設備陳舊、工業“三廢”排放以及生產過程中“跑、冒、滴、漏”等原因,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進入了土壤和地下水,企業原址土壤和地下水成為高污染區和高風險區。
- 上一篇:母嬰人群如何面對飲用水問題
- 下一篇:聯邦制藥工業廢水直排造成嚴重污染!
相關閱讀
- 中國5成城市地下水污染嚴重 3億農民飲水不安全2013.02.20
- 地下水污染調查:山東部分企業將污水直排地下2013.02.20
- 200城市五成地下水質差 企業滲井城市污水排放2014.01.22
- 不能說的“秘密”: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2014.07.08
- 中科院: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僅2成可直飲2014.07.09